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上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上午場次
2-2-112 「臺灣數位世代青少年成長歷程追蹤研究」期中成果發表(二): 數位學習社會與臺灣學生表現
2023-11-13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在同時身處數位科技全面性發展的時代脈絡及COVID-19所建立新常態環境中,這使得著數位學習與科技的使用,被賦予不可或缺的地位,逐漸形塑出成熟的數位學習社會環境。在此環境下,學生如何持續透過數位科技進行學習、其學習表現與落差為何等,探究這些議題與結果,將讓研究者有機會再重新審視現行或思考未來教育模式、方法與可能革新路徑。
 

主持人/ Chair:蔡明學

發表人/ Presenter
謝進昌(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趙珮晴(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蔡曉楓(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題目/ Title:影響臺灣學生線上閱讀表現之調節與中介模式發展

摘要/ Abstract:
  面臨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線上閱讀是現代公民獲取知識訊息的主要來源,其中,線上閱讀活動是具有「多文本」(multiple texts)特徵,係有別於「單文本」閱讀歷程,學生需要額外認知能力方能勝任線上閱讀環境,像是閱讀不同網路訊息、判斷不同文本訊息是否一致等。然而,在回顧過去研究,學者大多集中在探究影響線上閱讀的認知因素,較鮮少涉及哪些社會環境、個體心理因素等,可能對於學生「在單文本閱讀外,額外所需線上閱讀能力」影響進行探究。
 
  本研究透過國科會經費補助所推動「臺灣數位世代青少年的成長歷程追蹤研究」與國教院所建立「數位世代臺灣學生成就長期追蹤評量」進行次級資料分析,透過結構方程式模式來探討「社會環境因素」,如城鄉區域數位發展、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等、及學生「個體心理因素」有動機興趣、自我效能、數位科技近用等,對於在控制學生單文本閱讀表現下,可能對於線上閱讀表現之影響。社會環境因素涉及到學生進行線上閱讀的基本條件,例如,網路環境建置與數位工具取得,同時,學生也會因為外在環境需要及受到同儕感染,發展出自身線上閱讀動機、策略與資訊科技使用能力,才能有效能進行線上閱讀。整體而言,學生先受到社會環境脈絡影響,然後潛移默化影響個體心理因素,最後展現出自身線上閱讀行為,以影響自身獨特於單文本外所需線上多文本表現能力。相關研究結論與建議裨益臺灣學生發展線上閱讀並成為現代公民。
 
關鍵字:多文本、社會環境、個體心理、線上閱讀

 


發表人/ Presenter
蔡明學(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中心主任)
陳鏗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題目/Title:疫情期間線上學習平台教學介入對學生學習影響效果分析

摘要/Abstract:
  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爆發,迅速蔓延全球,我國至2022年仍深受疫情所苦,5、6月時,高中及以下各級學校陸續宣布停止到校上課,施行遠距教學。不僅教學受影響,大規模評量容易因外在環境因素而影響資料蒐集時程或完整性,因此,新冠疫情亦是本研究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為瞭解疫情對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本研究特地將停課情況,以及線上平台的使用情況列入調查項目,分析這些因素與學生學習成就間之關係。分析結果如顯示:停課與未停課,對學生各科學習成就的影響,並不明顯。另外,是否使用線上(教學)平台進行輔助教學/學習,與各科學習成就表現間之探究顯示,有使用線上(教學)平台輔助教學/學習者,在閱讀、英語文、數學、科學、社會的學習表現,均優於未使用線上(教學)平台者。
 
  在未停課的情況下,有使用線上(教學)平台的受測者,各科表現均優於未使用者。在停課的情況下,有使用線上(教學)平台的受測者,英語文、數學、社會3科表現優於未使用者;而閱讀、科學2科則無此情況。
  本次調查學生每週使用線上(教學)平台的時間,分為「完全不使用」、「每週使用1-3小時」、「每週使用3小時以上」。由上圖知,每週使用線上(教學)平台1-3小時者,學習成就表現最佳,優於完全不使用者;而每週使用3小時以上者,學習成就表現反而沒有比較好。
 
關鍵字:線上學習、學習平台、COVID-19

 


發表人/ Presenter陳杏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教授)
題目/Title:國中生的線上學習、網路壓力調適策略以及心理福祉:初探疫情中的性別、資源不平等議題

摘要/Abstract:
  數位世代青少年的生活與科技使用緊密相連。Covid-19打亂人際互動與學習常規,線上授課的轉換對面臨升學大關的國九師生,造成莫大的困擾與適應挑戰。疫情雖然加速數位科技發展,但也擴大資源近用不平等的疑慮,衍生對青少年的學習、壓力調適策略的選用、身心發展的不確定性,這些亟需完整的資訊作為改善方向的指引。有鑑上述,此前導研究分析2022年全台國九學生的調查結果,輔以教師焦點團體的資訊,對上述議題提供初步整合性的發現。
 
  超過半數的國九生自評大部分時間的心理狀態良好,有超過四成的學生曾運用網路查詢跟健康或是壓力調適相關主題,且有接近三成的人搜尋憂鬱、焦慮的議題。在壓力調適策略上,七成五左右的學生常運用網路解決生活困難、尋求支持或轉移注意力;超過一半的人會上網購物來改善心情。鬱卒越嚴重有越高使用這些策略的傾向。女生比男生更普遍與高頻率使用網路來回應壓力。特別要關注的是,經濟或心理健康狀況越差,更頻繁遭遇數位資源近用的問題,男生也比女生更為常見。
 
  超過五成的學生認為實體上課比線上學習效果更好,針對各主科33%~37% 的學生則覺得效果差不多。疫情提高教師使用數位資源的頻率,而資源差異、教學進展並非單純城鄉因素所決定。疫情初期,線上教學平台選擇太多但訓練有限,造成部分教師的資訊恐慌且無法有效運用。教師傾向認為線上教學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且可能造成學生成就往更兩極的方向發展。本研究最後提出應用上的啟發,結果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關鍵字:內化行為問題、網路壓力調適、線上學習、不平等、數位資源近用

 


發表人/ Presenter
陳鏗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蔡明學(國家教育研究院測驗與評量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張瓊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題目/Title:後疫情時代下青少年世代的數位落差與學習情況 

摘要/Abstract:
  數位時代的青少年被認為是天生自然的數位原民,但事實上仍然存在著更為細緻的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及其所帶來的多重影響,包括數位機會不均、數位技能差異、資訊過載、數位孤立感、資訊素養不足等。這些因素可能深刻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發展。各國在後疫情時代皆體認到數位教育的重要,並投入大量資源。物質上,享用多樣化數位設備和隨時皆可不受限連線(always-on)的學生、數位自學技能較熟悉的學生、數位素養較佳的學生、能將善用數位機會於生產力活動而非逸樂的學生,長此以往,其經由數位科技獲益,且融入當代科技社會的競爭力會更好,反之則可能快速失去社會參與和生存的機會。此外,面對大量的資訊,青少年處理和選擇適合的資訊亦成為挑戰,難以確定可信來源,影響學習效果和決策能力。考慮到不同數位科技與數位應用技能對青少年學習的影響依然持續。因此,本研究以學者van Dijk數位落差理論框架的四個近用層面(動機、物質、技能、運用),分析當前青少年世代的數位落差與學習情況,包括科技使用動機、設備運用、數位技能、數位內容素養、學習用途與自我管理,以及學業達成情況。透過9000筆問卷調查結果,期望為政策的追蹤評估建立初步的輪廓,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數位落差、數位近用、數位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