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8(六)下午場次
首頁 > 11/18(六)下午場次
1-4-112 地方的政治經濟學(二):不均等土地與空間發展
2023-11-04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古典社會學積極叩問歷史變遷與社會轉型的劇烈變動,脫胎於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歷史遺緒,政治經濟學始終穿透社會學家的社會關懷與問題意識,發展出鉅觀尺度的知識課題。重大課題發軔的關鍵時刻,社會學家總能扮演知識的先鋒(pioneer),提出時代最具洞察力的詮釋(interpretation of insight),至今仍令我輩激動澎湃不已。從Marx、Durkheim、Weber到Polanyi,他們提出一連串尖銳的提問,一言以蔽之,都嘗試解釋資本主義對於社會變遷的衝擊與影響,並且找尋人類集體命運的可能出路。即使未必直接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乃至於有意對抗主流的經濟學見解,政治經濟學的關懷與發問都貫穿了古典社會學。
 
  在當代社會學中,古典社會學與政治經濟學的意識不能說已經消散,至少也相當委靡。我們的學科裡,如今資本主義研究被貼上宏大敘述的標籤,許多課題被認為已有了定論,社會學家逐漸沒有興趣挑戰生硬的政治經濟學課題。然而,「歷史終結」只是一種意識形態,遠非事實。歷史巨輪轟轟滾動,直至21世紀的今日,全球經濟與地方社會累積了一系列難分難解的新、舊課題,公眾仍然渴望瞭解自己與社會的命運,社會學家豈能無動於衷?尤其在鄉村研究與都市研究的戰場,許多研究者仍然有感於歷史變遷視野與政治經濟分析的重要性,先後提出了全球食物體制、農政變遷、資本都市化、時空修補等核心概念。延續2022年台灣社會學年會自籌論壇「轉變中的台灣鄉村與城市」的能量,2023年我們希望再以「地方的政治經濟學」為號召,追隨古典社會學與現代社會學傑出典範的腳步,拋磚引玉,持續探問牽動人群集體命運的關鍵課題。
 
  地方的政治經濟學作為一種分析視野,並非迴避宏觀且具整體性的理論想像,而是將政治經濟學的鏡頭移轉到地方,試圖理解全球過程中的地方社會、在地制度鑲嵌與歷史條件,如何回應、調節全球資本主義的變與不變。本場自籌研究論文場次以「地方的政治經濟學」作為一個知識主張,分成兩個分進合擊的panel。第一個場次以「全球與地方食物體制的辯證」為號召,透過台中山城小農經濟的流通網絡、蚵仔消費的變遷、福建沿海的鮑魚養殖網絡、毛豆產業的產業分工等田野個案,回應當代跨國食農體制前沿動態。第二個場次探討「土地與空間的不均等發展」,則以台中市地重劃的自辦轉向、社子島的非正式政治與空間治理摩擦、大專租屋市場的租隙與品質差異的形成,嘗試回應歷史遺緒、空間差異共築的當代都市人生之所繫、集體市民願景。

 
主持人/ Chair:葉守禮(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世界經濟與產業轉型研究中心主任)
評論人/ Discussant
王志弘(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陳虹穎(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卞中佩(國立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發表人/ Presenter:顏誌君(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培育)
楊友仁(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題目/ Title:自辦單元重劃的形成:轉型中的都市重劃治理

摘要/ Abstract:
  2004年臺中市地重劃從政府公辦轉向廠商自辦的都市過程是地方土地開發矛盾的癥結點,本研究想探討都市土地開發的驅動機制。研究問題是在臺灣農村地區轉化為邊緣都市地區之地方土地產權體制,以及「普通城市」欲躋身全球城市之列的歷史—社會脈絡下,怎樣的結構因素與都市治理技術,促使臺中市政府研發出自辦單元重劃,且作為2000年後臺中都市土地開發的主導模式?它與西方新自由主義都市化所驅動之公私合夥都市治理有怎樣的異同?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訪談、市議會議事錄等一手資料。本研究認為臺中建立起「自辦單元重劃」的土地開發模式,是執政菁英的治理正當性與能力瓶頸,以及獨特機會與條件所促成。在這些情勢下,執政菁英透過自辦單元重劃回應既存的歷史遺留、部分在地人士與地主之不滿,以及土地財政的瓶頸。九零年代亞洲金融風暴、九二一大地震重挫中部土地市場的土地財政影響,導致臺中公辦重劃抵費地標售崩盤、還不出重劃基金的借款利息,乃至於影響市長的施政籌碼。後期發展區的解禁開發壓力在即、部分地主不滿延遲開路補償,加上不滿限建的地主力量集結,導致臺中市政府研發出緩解治理瓶頸的「自辦單元重劃」方案。
 
關鍵詞:都市治理、實施平均地權基金、抵費地、治理的再政治化、成為「全球」
 
Keywords: urban governance, The Land Equalization Fund, cost equivalent lands, re-politicization of governance, being global,
 


發表人/ Presenter:李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題目/Title: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城鄉變遷:徵地、開荒、違建

摘要/Abstract:
  本文基於作者2023年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及其城邊村的田野筆記。自1992年動工以來,張江高科從最初僅33公頃的「工業小區」,歷經三十年的擴張,成為佔地面積高達9,500公頃的「張江科學城」,是現今中國半導體晶片設計、生物製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基礎設施。這座科技飛地,如巨獸般在上海城郊農田上匍匐、延伸、增殖。如此大規模的城鄉變遷,對於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意味著什麼?結合檔案、訪談與田野觀察,我試著透過「被遷移者」的遷移路徑,記錄科技園區的擴張版圖。
 
關鍵詞:張江高科技園區,城邊村,徵地,安置,違章建築,農民工


發表人/ Presenter
許書涵(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大四生)
莊瑞珍(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大四生)
劉豐佾(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助理教授)
廖希翎 (Research Direct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clusive Economy Lab)
題目/Title:暫無定所,委曲求「蜷」? 鄰近大專校區租屋市場與租屋品質之空間不均分析

摘要/Abstract: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2018)指出,改善住宅品質有助於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並解決貧困問題。台灣租屋市場有很大一部分圍繞在大專校區附近,相較於其他地區,大學生對於租房的需求相對較高,但是可惜的是,大專校區附近租屋市場與租屋品質鮮少被討論的議題。本研究分析 2019 - 2022 年的 591 租屋網的網路爬蟲資料。針對台灣中北部的大型都會區,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和台中市,進行資料視覺化區位分析、雙變量與空間延遲模型分析。回應本文研究問題1. 都會區的房屋租賃市場是否存在鄰近大專校區與非大專校區的租金差異? 2. 都會區的房屋租賃市場是否存在鄰近大專校區與非大專校區的租屋品質差異?分析結果發現,相較大專校區外的租屋市場,大專校區五百公尺內以及一千公尺內,每坪平均租金以及月總租金皆顯著較高;分割單元房型(雅房與分租套房),距離大專校區五百公尺以及一千公尺內有顯著較高的比例。換句話說,大專校區附近的租屋空間品質較差且租金較高,即使租屋品質與租屋價格是一個市場機制決定的過程,假若政府不進行適度租屋市場品質管制,將使依賴原生家庭經濟狀況的大學生或是初入社會的青年,面臨累積劣勢的困境以及暴露在高社會風險因子當中。
 
關鍵字:租屋市場、租屋品質、非典型租屋、空間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