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8(六)下午場次
首頁 > 11/18(六)下午場次
1-4-205 政治
2023-11-01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主持人/ Chair:汪宏倫
評論人/ Discussant:吳介民

發表人/ Presenter
張 皓(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陳廷豪(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邱宥銓(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題目/ Title:走進青年「柯粉」的意義世界

摘要/ Abstract:
  近年來關於台灣政治民粹主義現象的研究成果,多數是以量化調查數據分析政治積極表態者可能的社經地位樣貌、議題觀點偏好,以及他們是否吻合「民粹」定義等,卻較難得知這些支持者對於其政治認同立場的理解及詮釋。因此本研究嘗試以「青年柯粉現象」為研究案例,期望透過深度訪談來考察這些政治偶像支持者共享的「意義世界」樣貌,並嘗試發展相對應分析性概念,以解釋「青年柯粉」現象之可能結構性成因。
 
  我們以柯文哲與台灣民眾黨的青年支持者(年齡約在20至30歲之間)為主要研究對象,初步發現這些「青年柯粉」的社會特徵多為中產階級及軍公教家庭子女群體,且多數人過往傾向支持「第三勢力」政黨陣營,而從關注議題類型和相關論述內容也可判別他們不太像是民粹主義支持者。
 
  此外,這些「青年柯粉」的論述共同反映出一種具有相對剝奪感的世代心理結構──他們渴望跳脫既有限制以實現自我成就,然而世代條件不平等(尤其聚焦在居住正義課題)的社會現況使其認為主流傳統政黨已無法滿足其政治期待。而出於世代記憶時間差和世代不平等處境認知的集體認知條件脈絡,「青年柯粉」也逐步建立起有別於國族政治世界觀的「務實內政想像世界」,並以此做為其投入政治參與的核心價值論述依據。
 
關鍵字:民粹主義、意義世界、柯粉、青年、世代不平等

 


發表人/ Presenter:施又熙(臺北大學社會所)
題目/Title:轉型正義的傾斜:失語現象的移轉與被消失的失語

摘要/Abstract:
  本文關注後威權時代失語現象由受難者及其後代移轉至執行者後代的現象,試圖爬梳失語現象移轉與失語者集體消失所產生對臺灣的後續影響,以及這樣的影響是否對造成轉型正義的傾斜?本研究以對執行者後代的深度訪談做為主要研究資料,文本資料與參與觀察為輔,並以記憶研究、覺醒論述、轉型正義論點為理論概念探究失語現象形成的脈絡與因素。
 
  第四章到第六章以實證資料詳述分析執行者後代失語現象的多元呈現,失語現象並非僅是其字義上或病症式的詮釋,而是飽含了各種被忽略的失語條件。並且進一步指出失語現象背後所隱含的,執行者後代在跨出原有社群疆域後所產生的覺醒衝擊,與原有社群間的衝突乃至於情感與記憶的斷裂,以及難能被社會或其他社群所接納而導致的失語與在人群中隱身的舉措。最後則說明執行者後代覺醒後,反身追問家族過程中看見的斷裂的記憶與無法成篇的歷史構築現實,並從中看見臺灣長期以來的族群議題與轉型正義工程推進之難處。
 
  本文的第七章則以記憶研究、覺醒論述與轉型正義論點來進行理論層次的分析,這是記憶研究首次被運用在執行者後代的論述上,從中我們得以發現記憶策略難以使用在執行者後代的社會類型中,無法成功形成一個新的我群概念,成為不存在於討論視野中的缺席者。此外,也在該章節中扣問DeGloma的覺醒論述對於臺灣轉型正義工程中執行者後代的適用性,並提出新觀點。
  最後在結論中總結出失語現象的產生與失語者集體消失對臺灣產生的影響,包含有歷史真相的不完整、族群議題加劇、同一歷史(one
history)的不可得與轉型正義的傾斜,並且進一步概念化「轉型正義的傾斜」。同時也提出在本研究中的限制與未來可繼續研究的方向。
 
關鍵字:轉型正義、失語現象、執行者後代、集體記憶、覺醒論述

 


發表人/ Presenter:何明修(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題目/ Title:去中心運動的抗爭週期: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抗爭事件分析

摘要/ Abstract:
  抗爭週期(protest cycle)的理論主張,社會運動的興起與衰退是來自於組織之間的競爭。這種古典研究假定社會運動是由組織與領導者所帶頭,而不容易適用於當代新浮現的去中心化運動,或是說「無領導者」的運動。針對香港的反送中運動,這篇文章分析2019年2月至2020月7月之間媒體報導的1,770件抗爭事件,發現相似的抗爭週期現象,包括:抗爭手段的激進化、策略創新、空間擴散等。相對於既有文獻所關注的組織動態,反送中運動並沒有組織領導。本文認為其運動的動力是來自於「集體臨機應變」(collective improvisation),亦即是一種未經協調的同儕生產(peer production)。然而,這種「集體臨機應變」也是可能出現耗盡的情況,而不是取之不絕的。因此,在衰退時期,去中心的運動一樣會出現創新與擴散之停滯,以及暴力化的趨勢。
 
國科會計畫名稱與編號:《聲援國際民主:台灣支持泰國、緬甸、烏克蘭的團結運動之離散社群動員與接納社會的鑲嵌性》,112-2410-H-002 -096 –MY3

 

發表人/ Presenter:劉名峰(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
題目/Title: 當轉型正義遇到戰地情義:金門在民主轉型後的「正義觀」及對轉型正義的態度

摘要/Abstract:
  轉型正義的概念成為近年來台灣社會在民主轉型之後,作為消解威權遺緒、進一步推動民主鞏固的策略。在這樣的脈絡下,金門的轉型正義就具有相當的特殊性:它所經歷的是較威權體制更為肅殺的戰地政務,並且還晚了台灣本島6年,遲至1992年才解除戰地政務、實施地方自治。也就是說,它承受了更為嚴苛、肅殺的政治暴力。然而,不僅戰地政務不同於威權體制,其法治的要求不同,故而當下轉型正義對其規範的有效性,或有可議之處。而且,金門當地民眾所關注的轉型正義,主要是軍方佔用土地、自衛隊補償等主題,不僅與台灣民眾相當不同,甚至對於中央政府所推動的轉型正義相當消極,甚至抵抗。本文認為,轉型正義所根基的「正義觀」,是奠基於西方文明的罪感意識。然而,不僅金門及本島台灣社會,都是一個強調恥感意識的華夏文明,而且前者更較後者強烈。尤有進者,戰地政務的體制不僅由於敵友對抗的情境而更強化了恥感意識,它更鞏固了金門社會的宗族關係,致使戰地情義具有消解轉型正義的效果,並建構金門社會在當下的「正義觀」。本文採取個人建構論的凱利方格法,來解釋金門人的正義觀及其對轉型正義的態度。
 
關鍵字:轉型正義、戰地情義、恥感、罪感、金門、個人建構心理學
 
本篇投稿為國科會專題計畫之研究成果,該計畫之名稱與編號如下:
如何轉型?什麼正義?:金馬轉型正義及其情感模式之視野下的正義觀
112-2410-H-507 -005 -M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