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下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下午場次
2-3-202 性別(二)
2023-11-06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主持人/ Chair:劉文
評論人/ Discussant:胡郁盈(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副教授)

發表人/ Presenter:吳忻怡(國立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題目/ Title:解構「同文同種」?:台灣女性對「國族」概念的日常生活形構與挑戰

摘要/ Abstract:
  在常見的「中國人還是台灣人」的認同調查光譜,一直到2019年之前,台灣人認同的一端為穩定上升的趨勢;「二者都是」的選項在2018年上升到一定程度後,開始有下降趨勢,而中國人認同則卻逐年下降;可以說台灣人認同是主流認同。但在另一個測驗中,當問到是否同意兩岸屬於「同文同種」時,卻有超過六成的民眾表示贊同這個說法。
 
  所謂「同文同種」是兩岸正式與非正式關係中常見的用語,其目的在利用兩岸的文化親近性,想像彼此都擁有共同的祖先與文化道統,從而消彌陌生,拉近「情感」距離,擱置或者不必訴諸更強烈的政治立場。在針對「同文同種」的統計分析裡,過去的研究者發現性別變項呈現相當穩定的獨立解釋力,亦即:女性相較於男性,更不認同「兩岸同文同種」的講法。本研究提議問「為什麼」?並提出三個可能的觀點:(1)女性較男性更不認同「同文同種」的原因是因為「同文同種」是根據父權主義而來;(2) 女性在擴大的兩岸交流中,出現較高的家庭經營、親密關係風險以及擇偶的不利問題;(3)女性較男性,對於一些由兩岸擴大交流而引發的治安、秩序、食安、教育等日常生活問題,有更多的擔心與回應。本研究希望能用多元研究法對上述現象進行(1)媒體、報導等文本分析、(2)焦點團體座談、(3)深入訪談,以期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研究以有關「同文同種」的問題意識為出發點,在最抽象的層次是關於國族
與性別交織的認同研究,中間層次為臺灣人認同、臺灣人意識之內涵形構研究,而在研究運作的操作層次,則是聚焦於女性在日常生活的性別框架之下,「兩岸人民為同文同種」此一常見的「認同劃界」語彙,如何和性(sex)、性別(gender)、性/別(sexuality)之間發展出互相創構性關係。
 
關鍵詞:國族主義、同文同種、親密關係、父系文化、日常生活、性別、認同
 
本論文為國科會補助專題計畫研究
編號:MOST 106-2410-H-008-057 -


發表人/ Presenter:胡郁盈(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 副教授)
題目/Title:後同婚時代中 LGBT 主體的性/別、國族與政治認同的形塑與互構

摘要/Abstract:
  婚姻平權運動的成功除了是臺灣同志平權政治的里程碑,同時也和臺灣的政黨政治與國家認同高度連結。「藍甲」概念在社群媒體上的出現,說明了婚姻平權運動的泛政治化。「甲」,是英文「gay」的華文譯音,而「藍甲」這個衍生性名詞,則約略出現在2019年初,當婚姻平權立法進入最後階段的政治周旋,而2020的總統大選競選活動也開始啟動的時間點。此時,同志社群關於婚權能否成功立法的焦慮指向了那些政治立場傾向國民黨的LGBT,以不滿、訕笑、甚至辱罵的言論攻擊其國民黨支持者的身份與同志性向認同相互矛盾。
 
  「藍甲」作為後婚權時代的新興身份範疇,說明了藍綠二分的兩黨政治文化如何介入了多元性/別認同與社群生活,簡化且二元的將LGBT主體化約成藍「好」的民進黨支持者以及藍「壞」的國民黨支持者。另外,當婚姻平權成為台灣主權國家的象徵,婚姻平權支持者也時常被認定是台灣獨立支持者,反之亦然。然而,這樣的二元區分不僅難以描繪當代臺灣國族、政治與性/別意識形態之間複雜的交織,在性/別少數社群之中形成傷害性的對抗與排除關係。援此,本研究招募近30位政治立場鮮明的LGBT主體進行訪談,呈現不同性/別認同主體如何闡釋其政治立場、國族認同與非常規性/別認同之間的關聯性。藉此,本研究藉由LGBT主體的日常生活認同軌跡,挑戰「藍甲」指涉的二元分類邏輯,探討在婚姻平權運動所形成的政治文化氛圍中,非常規性別認同與世代、族群、階級、與國族認同之間多元的辯證與共構,並解構「藍甲」形塑的新型LGBT主體認同階序。
 
關鍵詞:藍甲、國族認同、兩黨政治、非常規性別認同、日常生活
 
國科會計畫名稱:以國之名:同志國族主義、日常政治、與當代臺灣LGBT常民認同中國族與性別意識形態的(不)互構。
計畫編號:110-2410-H-037-007-MY2


發表人/ Presenter:柯盛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班
題目/Title:成為「跨界者」:科系選擇性別化的成因與效應—以國立中山大學為例

摘要/Abstract:
  「男理工、女人文」已是國內大學科系性別化普遍的現象,同時也是社會長久以來的文化價值信念。現有文獻理論基礎多集中於高中選組的性別效應與大學入學前的科系選擇,較少延伸討論到入學後的學習成效。本文以中山大學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除了更深入描繪選擇非傳統性別科系的「跨界者」樣貌,亦旨於理解學生跨界與否的決策和學習成效之間的關聯。本文發現,家庭社經地位愈高,能夠提升男性成為跨界者的機會;但對於科系的認知與興趣程度、重要他人的引導、親代教育程度或是區域發展情形等,對於成為跨界者與否均未有明顯的影響機制。在成績方面,女性科系的非跨界者成績表現較跨界者佳,男性科系則幾無差別。另外,男性科系被認為是較「有用」的:成績較好的男學生傾向不跨界;若是進入女性科系就讀,可能對其科系生涯規劃較為擔憂,進而尋求雙主修、輔系等行動,且具備更清楚的畢業規劃。
 
關鍵詞:科系選擇、性別科系、生涯規劃、跨界者
本文為111年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大專學生研究計畫
計畫編號:111-2813-C-110-0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