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8(六)下午場次
首頁 > 11/18(六)下午場次
1-3-112 地方的政治經濟學(一):全球與地方食物體制的辯證
2023-11-05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古典社會學積極叩問歷史變遷與社會轉型的劇烈變動,脫胎於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歷史遺緒,政治經濟學始終穿透社會學家的社會關懷與問題意識,發展出鉅觀尺度的知識課題。重大課題發軔的關鍵時刻,社會學家總能扮演知識的先鋒(pioneer),提出時代最具洞察力的詮釋(interpretation of insight),至今仍令我輩激動澎湃不已。從Marx、Durkheim、Weber到Polanyi,他們提出一連串尖銳的提問,一言以蔽之,都嘗試解釋資本主義對於社會變遷的衝擊與影響,並且找尋人類集體命運的可能出路。即使未必直接從事政治經濟學研究,乃至於有意對抗主流的經濟學見解,政治經濟學的關懷與發問都貫穿了古典社會學。

 

  在當代社會學中,古典社會學與政治經濟學的意識不能說已經消散,至少也相當委靡。我們的學科裡,如今資本主義研究被貼上宏大敘述的標籤,許多課題被認為已有了定論,社會學家逐漸沒有興趣挑戰生硬的政治經濟學課題。然而,「歷史終結」只是一種意識形態,遠非事實。歷史巨輪轟轟滾動,直至21世紀的今日,全球經濟與地方社會累積了一系列難分難解的新、舊課題,公眾仍然渴望瞭解自己與社會的命運,社會學家豈能無動於衷?尤其在鄉村研究與都市研究的戰場,許多研究者仍然有感於歷史變遷視野與政治經濟分析的重要性,先後提出了全球食物體制、農政變遷、資本都市化、時空修補等核心概念。延續2022年台灣社會學年會自籌論壇「轉變中的台灣鄉村與城市」的能量,2023年我們希望再以「地方的政治經濟學」為號召,追隨古典社會學與現代社會學傑出典範的腳步,拋磚引玉,持續探問牽動人群集體命運的關鍵課題。

 

  地方的政治經濟學作為一種分析視野,並非迴避宏觀且具整體性的理論想像,而是將政治經濟學的鏡頭移轉到地方,試圖理解全球過程中的地方社會、在地制度鑲嵌與歷史條件,如何回應、調節全球資本主義的變與不變。本場自籌研究論文場次以「地方的政治經濟學」作為一個知識主張,分成兩個分進合擊的panel。第一個場次以「全球與地方食物體制的辯證」為號召,透過台中山城小農經濟的流通網絡、蚵仔消費的變遷、福建沿海的鮑魚養殖網絡、毛豆產業的產業分工等田野個案,回應當代跨國食農體制前沿動態。第二個場次探討「土地與空間的不均等發展」,則以台中市地重劃的自辦轉向、社子島的非正式政治與空間治理摩擦、大專租屋市場的租隙與品質差異的形成,嘗試回應歷史遺緒、空間差異共築的當代都市人生之所繫、集體市民願景。

 
主持人/ Chair:葉守禮(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世界經濟與產業轉型研究中心主任

發表人/ Presenter葉守禮(逢甲大學創能學院助理教授、世界經濟與產業轉型研究中心主任
題目/ Title:食物體制的結構轉型:山城小農園藝農業的發展與重塑

摘要/ Abstract:
  山城是台灣中部的一個地方農業經濟圈,其集體命運深深受到全球與地方食物體制複雜作用的塑造。上世紀六○至八○年代一系列宏觀國內外政治經濟局勢的變革,推動食物體制的結構轉型,不僅扭轉了山城農業的發展路徑,而且驅動了新型態多樣化園藝農業的繁榮發展。在這段期間,山城農業商品鏈發生了劇烈的解組與重構,原先由地方農會(針對稻米產業)與青果合作社(針對香蕉產業)主導的「合作化運銷體系」趨於沒落,取而代之的是以果菜批發市場為中心的「行口分銷網絡」,以及不同於以往的技術、制度與金融架構。食物體制的劇烈變化,不僅重塑了山城農民的耕作策略與農業風格,而且重新定義了這個地區農業生態稟賦的市場價值,使其轉化為台灣中部最重要的溫帶水果與園藝作物產區。本研究希望瞭解農業商品鏈如何具體驅動一個地區的農業變遷,並進一步分析山城農民與農會如何回應食物體制轉變的挑戰。透過食物體制的分析視野,我們發現山城農業鑲嵌於更大範圍的商品交換網絡之中,既受到宏觀政策與經濟規律的導引,也受到微觀層面的社會網絡、市場制度、技術實作、生態稟賦等因素的型塑。
 
關鍵字:行口分銷網絡、農業商品鏈、食物體制、小農農業、園藝農業

 


發表人/ Presenter許博翔(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生
題目/Title:逛夜市與烤蚵仔:台灣西南沿海漁村的變遷

摘要/Abstract:
  1960~1990年代的台灣,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產業結構變遷。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許多人離開自己的家鄉,同時逐漸提高大家的消費水平。雖然新鮮的海產在1950年代以前不屬於大部分台灣人的日常飲食,但是從1960年代開始,台灣的蚵仔產量連年增長,從原本一年5千噸左右的產量,一路上漲到1984年歷年產量的最高峰3萬6千噸。同時,單位價格也不斷的提高。保麗龍的大量使用,以及隨著工商業發展崛起的夜市與點心攤,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即便蚵仔當時有著價格大好的前景,但是本研究透過訪談蚵農、蚵工與蚵販發現,養殖過程工作量大又必須靠天吃飯的特質,仍舊導致許多西南沿海漁村的居民,選擇進入工廠謀求穩定,或是投入獲利更高的捕撈漁業。蚵仔養殖產業的人力缺乏,讓大部分蚵農從銷售按斤計算的蚵肉,轉變成讓蚵販以1300~1800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一簍簍的帶殼蚵仔。蚵販在收購這些蚵仔後,大部分帶到了嘉義東石、布袋一帶進行加工,催生出了當地專業蚵工的出現。而近年烤蚵流行,又再次改變了當地的產業結構。因此,地方社會的變遷,不是只有展現在因台灣工商業發展與轉移,而造成的蚵農逐漸減少,或是青年回流上。專業蚵工以及烤蚵吃到飽等地方社會的轉變,更是為了呼應連年增長的蚵仔消費。
 
關鍵字:蚵仔、消費、鄉村研究、食物體制、社會變遷

 


發表人/ Presenter謝彤華(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題目/Title:「自由」的家戶雇傭:鮑魚養殖的農業勞動體制研究

摘要/Abstract:
  鮑魚的餵養需求以及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得雇工成為鮑魚養殖的必要投入。但不同於資本化農場的類工廠式勞動組織,也不同於小農經營的家戶勞動安排,鮑魚養殖產業形成了「家戶雇工」的勞動體制。本文通過對中國鮑魚養殖主產區福建某漁村的考察,從用工體制、勞動過程和生活互動三個方面展開討論。研究發現,隨著商品化進程的不斷加深,鮑魚養殖雖仍保留了家戶經營的基本樣態,但養殖戶早已退出具體的生產勞作,轉而雇傭內陸工人承擔出海餵食鮑魚、清理鮑魚籠等日常生產活動。雙方的雇傭關係呈現一定的「自由」特質,養殖戶與工人沒有簽訂合同,工人可自由安排上工時間,養殖戶的工資給付無需按月結算。這份「自由」既讓養殖戶得以進行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進而開展經營活動,又為工人提供了一份不同於工廠的相對靈活的農業就業機會。此外,工人與養殖戶混居的生活環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農業勞動組織脫嵌於當地社會基礎,並且由於工人的大量聚居,內陸的生活慣習反而異地移植進海洋漁村社會,形塑出新的地方社會風貌。不過,儘管「自由」的家戶勞動體制有其現實可行性,但勞工的結構性力量和自主抵抗仍構成了產業發展的先天限制和地方治理的困境。本研究在剖析家戶勞動體制的同時,也反思了現代農業以資本化、工業化為主導的經營模式。
 
關鍵詞:鮑魚養殖、勞動體制、家戶雇傭、「自由」、現代農業

 


發表人/ Presenter林忠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題目/Title:全球商品鏈視角下的臺灣毛豆產業

摘要/Abstract:
  全球商品鏈(global commodity chains, GCC)分析視角主要研究廠商如何「升級」與跨國供應鏈整合成為全球化成員,自1990年代提出後,該理論常作為研究農糧全球化理論基礎,並成為農業政策分析工具。臺灣毛豆產業中,全球商品鏈分析視角多聚焦於品種改革、開放可大規模耕作台糖農地、推廣機械化耕作等模式帶來的影響及改變。因此毛豆成為臺灣農業大規模機械耕作代名詞,但該觀點並未處理商品鏈中廠商外的重要中介者,包括占據耕作面積20-30%的小農契作模式,以及衍生的農政單位治理模式與制度設計。此外,毛豆產業鏈治理過程往往將新品種視為重要改革,也忽略廠商間種植(生產)技術革新。
 
  因此本文以全球商品鏈理論,分析戰後臺灣毛豆產業發展歷程,商品鏈發展並非單純買方驅動,主導廠商單方面決定鏈治理方向。作為商品鏈生產團體,臺灣加工廠、資本農盤商、及卯頭與契作小農等不同行動者共同推動商品鏈發展。生產團體外,農政單位、風土氣候等其他行動者,亦參與塑造商品鏈發展。
 
關鍵字:全球商品鏈、買者驅動、鏈治理、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