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9(日)上午場次
首頁 > 11/19(日)上午場次
2-2-113 社會學中的兒少參與
2023-11-13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場次簡介/ Description: 

  兒少與社會學的關係為何?兒少如何參與在社會和社會學中?抑或兒少難以參與在其中呢? 而甚麼阻礙兒少的參與?本場次聚焦兒少的參與,由四篇文章所組成,包括兩篇關於兒少如何參與在研究和知識建構的文章,和兩篇兒少參與行動的實證研究。
 
  在研究和知識建構部分,張弘潔分析台灣的社會學期刊文章,在過去20年對兒少的知識生產;林沛君探討參與式行動研究的意涵,和在台灣的執行兒少參與式行動研究的可能。在兒少的實證研究部分,廖浩翔透過訪談教育部課審會學生代表,探討兒少參與的社會階級差異;林宗洧則是藉由塗鴉人及其親屬的訪談,探索青少年如何透過塗鴉,與都市空間建立認同與共同成長。


主持人/ Chair:張弘潔

發表人/ Presenter張弘潔(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助理教授)
題目/ Title:台灣社會學有童年嗎? 2001年至2020年台灣社會學期刊中對未成年人之知識建構

摘要/ Abstract:
  童年社會學(Sociology of Childhood)自1980年代開始發展,從社會建構論的觀點,童年是社會建構的概念,其中學術知識的產出形塑科學知識中的童年。本研究欲了解2001年至2020年間,台灣社會學文章中對兒童的認識論、知識論與理論框架,以及其轉變。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研究材料為台灣社會學研究之兩本主要學術期刊(臺灣社會學刊、台灣社會學)之文章,本研究對所選期刊之期刊文章進行內容分析,透過自2001年到2020年間橫跨20年之歷史分析,了解兒童或童年之概念,在台灣社會學知識生產與建構,對童年的認識論、知識論與理論框架,以及其轉變。
 
  本文最後納入童年相關文章共20篇,研究結果發現,童年研究佔總文章數4.3-6.8%,發表文章以資料庫的次級資料分析居多,族群以青少年研究為主,關於較年幼的未成年人的期刊文章較為缺乏,顯示年幼者參與研究的年齡弱勢。在這些文章中,雖然題目具有兒童字眼,但多數文章以父母(尤其是母親)作為研究主體,也就是成人觀點的童年知識建構,而非以未成年觀點論述。從童年社會學觀點,學術知識生產,若能以兒童為主體、且以兒童友善的研究方式納入其觀點,將有助於建構以兒童觀點為主體的童年知識。
 
關鍵字:童年社會學、知識社會學、童年、未成年人、內容分析法
 
致謝:本研究感謝國科會專題計畫「建構台灣近代童年史:知識生產與媒體報導之歷史分析」(MOST 109-2511-H-002-018 -)之經費補助,本文為該計畫之部分研究結果。

 



發表人/ Presenter:林沛君(東吳大學人權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題目/Title:兒少醫療自主權現況與爭議之初探

摘要/Abstract:
  兒童及少年就自身事務的參與及意見表達係為近年來相當受到政府重視的兒少議題,不論是司法、教育或福利服務提供等領域,皆不乏強化兒少意見表達或凸顯其主體性之相關修法或政策推動。相較之下,針對健康及生命等醫療事件之兒少「參與權」,政府部會雖已開啟相關政策之討論,惟至今仍未有定論。
 
  本文由兒童權利的角度就未成年人對其自身醫療決策之參與及表意現況與困境進行檢視,研究過程中訪談醫療、法律、心理及社會工作等四大領域之兒少工作者共14人。研究發現國內兒少因自身心理健康或性傾向困擾,而有在未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下尋求心理諮商需求之情況格外值得重視。此外,在兒少重大身體疾病的醫療事件中,實務上亦存有父母/病童/醫療人員間就醫療決策有所扞格之狀況。
 
  本文建議政府應審慎評估放寬未成年人醫療同意權之最低年齡限制,特別是基於心理因素或重大疾病(如癌症)而有自行尋求諮商或治療之需求的病童,並就醫療費用之負擔與可配合之醫療院所等議題提出配套措施。而就實務上相當棘手的問題,即當父母與醫療人員或病童就重大醫療決策無法達成共識時,在兒少最佳利益之權衡下究竟何者應有所退讓?本文參考國外制度建議由法院以獨立公正的角色就兒少最佳利益進行審酌。
 
關鍵詞:兒少參與、表意權、被傾聽的權利、醫療決策

 


發表人/ Presenter廖浩翔(多倫多大學社會正義教育學系碩士)
題目/Title:兒少參與的社會階級差異:以教育部課審會學生代表為例

摘要/Abstract:
  自《兒童權利公約》內國法化以來,台灣陸續建立各式兒少參與機制,提供兒少直接參與中央及地方政策決議的機會。過往研究指出,現行機制中成人與兒少間的權力差距,仍使兒少在參與決策時感到重重困境。然而,不同社會階級在這些機制中,是否享有平等的參與機會,卻鮮有研究深入探討。本文以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課程審議會為研究案例,透過訪談11位前任與現任學生代表,探討課審會學生代表參與課綱制定的現況與過程,深入分析不同社會階級的學生如何解讀自己的處境,並據以研擬倡議策略,以影響會議決定。
 
  研究發現,學生代表仍試圖藉由「反思過往」與「觀察當下」發展其倡議策略,以與課審會所映現成人主義的文化「討價還價」。本研究也發現倡議策略的社會階級差異。中產階級學生傾向認為,積極的倡議行動將帶來更多的發聲機會,因此較願意挑戰權威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勞工階級學生則傾向認為,積極的倡議行動可能帶來負面觀感,因此傾向限縮發聲行動來符合成人委員的期望,以維繫信任。其結果為,中產階級學生在參與過城中,發展許多影響會議決策的務實行動,勞工階級學生則受制於成人期待,而自我抑制倡議行動。
 
  藉由研究學生對其參與經驗的解讀,如何塑造倡議策略,我們可見在參與過程中,學生並非被動接收成人所提供的機會與管道,而是會根據自己的情境理解,主動協商。如此提問取徑,也讓我們得以充分釐清特定情境中,學生的能動性、社會位置與制度脈絡間的互動。
 
關鍵字:參與、被傾聽的權利、兒童權利公約、社會階級、成人主義、課審會

 


發表人/ Presenter:林宗洧(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生)
題目/Title: 塗鴉、中二與黑暗城市——塗鴉如何建立青少年與都市的連結

摘要/Abstract:
  塗鴉在都市中無所不在,然而我們對於塗鴉人的理解卻十分不足。既有台灣對於塗鴉的研究,大多將塗鴉看作是青少年次文化的一種展現,直到近年才有部分研究將塗鴉(人)與都市空間的互動納入研究討論。
 
  本文以半年期的田野觀察搭配塗鴉人及其親屬的深度訪談,一方面看見塗鴉人在其青少年時期碰觸多個體制(家庭、教育及警察)的具身經驗,另一方面也試圖理解塗鴉人於青少年時期如何與所居住都市建立互動/認同的關係。本文提出,塗鴉人接觸塗鴉、在都市中實踐塗鴉行動,以及如何看待塗鴉等三種行為,不僅與其生命階段的特殊性(青少年時期)有密切連結,而挑戰了青少年生命敘事的線性觀點;另一方面,不同都市為其提供的特殊時空脈絡與支持資源,同時鼓勵也限制了青少年如何想像自身鑲嵌在都市中的存在狀態。本文試圖彌合塗鴉的青少年次文化研究以及塗鴉的都市空間研究,指出塗鴉作為一種青少年與都市建立關係的形式,其實正是指向一種對於社會主流想像的青少年成長軌跡的挑戰。
 
關鍵字:塗鴉、青少年、次文化、都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