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8(六)上午場次
首頁 > 11/18(六)上午場次
1-1-205 文化與媒體
2023-11-01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主持人/ Chair:王梅香
評論人/ Discussant:方念萱

發表人/ Presenter:邱冠勛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題目/ Title:在大廟中編舞:國家兩廳院藝術行政的文化中介與創意實作

摘要/ Abstract:
  一件表演藝術作品的生成需要眾多行動者的參與,包含技術人員、貨運司機、場館維護人員、經紀人以及前台人員等,其中,藝術行政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介於文化與經濟的關鍵行動者,而本研究的關注對象為處於表演藝術場域的藝術行政,即國家兩廳院(以下稱兩廳院)的藝術行政。
 
  國家兩廳院(以下稱兩廳院)為臺灣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場館,於1987年落成,在2004年轉型為台灣第一個行政法人機構並於2014年正式更名為國家兩廳院。因兩廳院聯繫的制度安排,使兩廳院藝術行政的實作跨越經濟—表演藝術市場、文化—藝術美學以及國家與行政理性—行政法人等制度邏輯。在此現象基礎上,本研究的核心提問為:兩廳院的藝術行政工作者如何回應多重制度邏輯?
 
  本研究將以文化中介者與制度邏輯觀點為理論基礎,援引資源依賴與社會網絡理論概念建立研究假說與分析架構,以參與式觀察與深度訪談為主要研究方法,指出兩廳院藝術行政作為面對文化、經濟以及國家等多重制度邏輯的「三重文化中介者」,藉由節目編排、網絡工作 、掌握知識、居中協調以及策展方法等「創意實作」作為回應,而創意實作與多重制度邏輯互動下產生三種兩廳院藝術行政類型,自主性由高至低分別為策展人、製作人與承辦人。
 
關鍵詞:國家兩廳院、藝術行政、文化中介、制度邏輯觀點、創意實作



發表人/ Presenter:黃俊銘(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題目/ Title:社會學、文化研究交戰與朝向文化社會學:以新聞業與流行文化為例

摘要/ Abstract:
  在台灣,「文化」是一門顯學,分佔社會學與文化研究領域。在國際,台灣是東亞文化社會學的典範路徑(Ku, Wang and Choi, 2021)。然而,兩學門由於研究議程或學術常規差異,存有隱性的競爭與張力,少有理論性的對話,在國內尤其如此。Inglis(2007)稱其為「交戰的雙胞胎」(warring twins),持續曖昧與儀式化敵對,「原因不在表面的差異,而在驚人的內在相似性」(2007: 99)。但兩者近期浮現「務實的反思性」(McLennan, 2014),迫求理論和解與共同進步。
 
  本論文從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如何處理文化」,展開理論性批判重建,接著以新聞業與流行文化為例,並藉近期研究進行反思,提議一種能連結文化社會學與文化研究適切特徵的社會學方案,認為兩者可相輔相成而非相互削弱。
 
  傳統上,新聞研究在北美根基於社會學傳統,爾後分道揚鑣;而流行文化長期依賴英國文化研究傳統,少有社會學對話。本文提議一種突出強綱領特徵的文化社會學(Alexander, 2003),盼更好研究文化,它仰賴社會學與文化研究的雙重技藝:(1)、視文化為資源與規則。(2)、突顯「文化象徵」。(3)、深描情感結構。本文總結文化社會學能突顯情感、意義與行動者中心,它們居於行動者經驗與所處文化結構的交鋒地帶,是社會生活的關鍵
 
關鍵字:Jeffrey Alexander文化社會學,文化研究,新聞、流行音樂、傳播研究
 
本文為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學術輔導與諮詢」計畫部分成果,感謝薪傳學者中研院社會所汪宏倫教授的指導與諸多寶貴的建議。



發表人/ Presenter
張竹岑(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學程)
呂宜婷(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陳克瀚(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
題目/Title:新聞標題沒說的事:交通事故新聞與政策質性分析

摘要/Abstract:
  台灣交通事故造成的死傷問題十分嚴重,然而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衛生以及結構性因素。這些研究偏向強調個人責任或風險相關的調查方法,卻較少涉及政策及媒體論述方面的探討。因此,本研究以質性分析方法,深入探討交通事故的新聞報導和相關交通安全政策。本研究運用「框架理論」來檢視新聞如何呈現交通事故。研究方法包括以「車禍」為關鍵字,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間四大報紙的網路新聞共3,036篇,以及第二至十三期的交通部「道路交通秩序與交通安全改進方案」作為政策分析對象。透過持續比較法分析新聞和政策文本,同時參照McIlroy等人(2019)提出的交通風險治理6E框架(工程、執法、教育、賦能活動、緊急因應措施與經濟因素),研究結果顯示,新聞大多傾向於強調個人責任,而較少關注政府或機動車輛廠商的責任,同時對現行法規及道路設計是否合理安全的反思也不足。針對政策白皮書的分析則顯示,早期政策主要著重於整頓交通和市容,而後期則更強調以人為本的角度,然而也發現政策中對用路人究責的趨勢較大,超過了賦能活動、工程和教育等層面。此外,交通事故新聞與政策長期關注強力的執法,導致的「個人歸因」與「娛樂化」現象同樣值得關注。民眾在接觸使用大量情緒字眼、誘導式標題、過於血腥的文字或影像等,可能使得公眾對交通事故死傷感到麻木,甚至失去改善交通環境的動力。同時可能過度將交通事故的責任歸咎於少數特定族群與個人,導致改善交通動力不足。



發表人/ Presenter林意仁
題目/Title:報導的流言化

摘要/Abstract:
  本文所謂的「流言」為日本社會學家清水幾太郎所提出的概念,有兩層意涵:其一,在大眾傳播媒體因自然災害或社會強制(例如言論審查)等原因停止功能時,流言有能力滿足人們對於資訊的迫切需求,因而可以視為「非正規的報導」;其次,有別於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公開發聲的「顯性輿論」,受排斥的言論轉而在人們私下交流的情境以流言的非正規報導形式口耳相傳,因而可以視為「隱性輿論」。
 
  相對地,本文主張流言化也有兩層意涵:就報導與流言的關係而言,以戰前軍國主義的新聞環境為研究對象,清水認為我們無法以內容的真偽來區分報導與流言,但可以透過三種形式判準區別兩者,即(1)具名或匿名發表,(2)以文字形式或口語形式流通,以及(3)受言論審查管控或有能力規避之。然而,就近來台灣的新聞報導而言,其與流言之間的形式界線愈發模糊。這便連結到流言化的第二層意涵:當報導與流言的區隔不再清晰,受排斥的隱性輿論便可能以報導之名,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傳播開來。如此,新聞便不僅是關於客觀事實的報導,而是混入了裝扮成報導的主觀意見。
 
 
關鍵詞:新聞報導,流言,匿名,口語,審查
journalistic reporting; rumor; anonymity; orality; censo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