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學會年會
11/18(六)上午場次
首頁 > 11/18(六)上午場次
1-2-205 勞動與產業
2023-10-29
請點選簡介/題目即可看到詳細內容/摘要
主持人/ Chair:田畠真弓(Tabata Mayumi)
評論人/ Discussant:彭昉

發表人/ Presenter:潘忻學
題目/ Title:馬克思價值理論的重探──價值觀念與生產關係之辯證

摘要/ Abstract:
  傳統對《資本論》的解讀,一般認為馬克思是站在勞動價值論的立場上,以此為基礎建立起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理論與批判。雖然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確實有關於勞動價值的大篇幅闡釋,並在許多地方表明勞動投入是商品得以可能的必要條件。但如果仔細區分勞動、勞動量與勞動價值這幾個概念的話,會發現馬克思同時也在許多地方表達了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和批判。
 
  對於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內容,本研究經由重新回顧《德意志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學批判》以及《資本論》當中,關於經濟基礎與意識形態(價值)關係的討論,嘗試指出另一種解讀馬克思政治經濟理論的路徑:即勞動價值在馬克思理論當中,其實僅是相應於商品交換初級階段的價值尺度,而並非是具有恆定本質性的「真正」價值基準。馬克思是在歷史唯物論的視角下,由經濟觀念中的價值理論之演變切入,來探討背後經濟基礎所發生的轉變,以此釐清資本主義生產模式的歷史特質。
 
  換言之,本研究認為,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當中,其實並沒有預設任何的價值立場,馬克思乃是在一後設視角下,去考察「價值」這種屬於上層建築的概念建構,是如何隨著生產關係的變化而發生演變的?本研究將嘗試從上述的意識形態批判視角出發,去重新理解《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對價值尺度共識的發展歷程,與其「商品拜物教」觀點。
 

關鍵字:#馬克思 #資本論 #勞動價值論 #商品拜物教 #意識形態

 

發表人/ Presenter:丁允中、林宗弘
題目/ Title:勞動團結、勞工政治支持與民主政治對轉型衝突的效果
Effects of Labor Solidarity, Labor’s Political Supports, and Democracy on Transitional Tensions

摘要/ Abstract:
  為因應氣候變遷的危機,全球各地皆有相應的產業轉型政策,也因此形成勞工與環境之間潛在的緊張關係。在環境社會學的討論中,有學者認為勞工做為整體成長聯盟(growth alliance)的組成要素,因而處於環境改善的對立面;也有學者認為勞工組織可以發揮更為主動、積極的角色,在勞工運動和環境運動形成綜效,實有助於緩和氣候危機。晚近更有學者在「勞工-環境」關係的討論中帶入特定制度機制,強調不同制度機制左右了兩者間的關係。為回應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合併多個跨國資料庫之資料,包含198國家、2000-2020年間之資料,以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探討勞動團結、勞工相關政治結構與政治體制對溫室氣體排放多寡的可能影響。研究發現,加入獨立工會的多寡(Engagement in independent trade unions)和政權最重要的支持團體為勞動階級時,都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顯著正向關連;然而民主政體和支持團體為勞動階級的交互作用,則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顯著負向關連。我們的研究結果可以協助回答前述的理論問題,指出勞工和環境間具有潛在衝突,但民主的政治環境做為調和兩者關係並形成綜效的重要制度脈絡。
 
關鍵字:公正轉型、轉型衝突、勞工階級、勞動團結、民主政治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limate change crisis has led to potential tensions between labor and the environment. Some scholars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rgue that labor has been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the growth alliance, thereby opposing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other scholars believe that labor organizations can play a more proactive role, forming synergies between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and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climate crisis mitigation. Recently, research focus has shifted to examine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two. To address the aforementioned research debate, we conducted an analysis using a fixed-effects model with data from multiple cross-national databases, covering 198 countries between 2000 and 202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ent of engagement in independent trade unions and the regime's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working classes  (urban and rural) are both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and strong labor support is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testing the theoretical debate, indicating that although there is a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labor and the environment, a democra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can act a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context for reconciling these potential tensions and achieving synergy.
 
Keywords: Just transition, transitional tensions, working class, labor solidarity, democracy

 

發表人/ Presenter:田畠真弓(Tabata Mayumi)、徐儀紋
題目/Title:求職平台在緩解勞動市場風險所扮演的角色:以東亞高學歷年輕世代的跨國求職活動為例

摘要/Abstract:
  近年來,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的蓬勃發展,勞動市場的主流從傳統的製造與服務業轉向資訊科技與數位產業。在這快速轉型的過程中,國內企業界不容易趕上數位技術革新的速度,難以提供符合國內高學歷年輕世代所期待的工作機會。本研究旨在從科技與社會(STS)和勞動市場風險(labor market risks)理論架構出發,試圖分析高學歷年輕世代透過求職平台在海外尋找工作,以迴避國內勞動市場風險的過程。東亞國家正在從傳統製造工業經濟轉型為資訊科技與數位產業等新經濟(new economy),相關領域的求職機會集中在程式開發、網頁設計、數據分析等軟體工程師,以及支撐數位社會的半導體產業工程師等職位上。另外,隨著自動化和數位化快速進展,對技術和技能的需求也快速變化,企業和人才都面臨趕上數位趨勢的激烈競爭。再加上國家產業政策上的失誤,政府難以解決學用落差、人才供需錯位(mismatch)等問題。我們對台灣、韓國、中國和日本高學歷年輕世代進行的深入訪談結果顯示,他們透過求職平台在國外展開求職活動,同時也透過YouTube、臉書以及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獲取海外就業和工作內容等相關資訊。求職平台將求職者與海外雇主、大學教育機關、政府機關、人事顧問公司、產業界人際網絡等勞動市場媒介(labor market intermediaries)納入其中,建立一套行動者網絡以推動東亞高學歷年輕世代的跨國流動。求職者透過求職平台,迴避國內勞動市場風險以試圖實現所期望的薪資水準與理想的工作內容。
 
關鍵詞:高學歷年輕世代、新經濟、科技與社會、勞動市場風險、平台經濟


發表人/ Presenter黃俊豪
題目/ Title:技術物與職業分工的重構:以台灣模塑產業為例

摘要/ Abstract:
  許多聚焦於階級結構或職業結構的量化研究都指出台灣在1990年代以後,有一個後工業化轉型的趨勢,亦即技術工人與專業工作者在階級結構或職業結構中所佔的比例增加。然而,量化研究受限於其研究設計,大多未能進一步說明此一轉型的微觀過程與動力。本文嘗試以台灣的模具製造與塑膠射出產業為例,指出該產業在1990年代以後,由於引入設計、加工及模擬等電腦輔助軟體,伴隨而生的生產組織與技術實作之變化,如何對不同職業之內部與邊界產生衝擊。本文初步的發現是:整體來說,在該產業的轉型過程中,黑手師傅這種傳統的工匠工人對生產的管轄權逐漸遭到限縮,而掌握數位技術之相關知識的工程師則逐漸地確立其獨立的專業邊界。不同於以生產現場經驗來確立其管轄權的黑手師傅,工程師的技能與知識形態大多是以來自於學校教育的成文知識為主。不過,由於傳統上以默會形式為主的生產知識在成文化與轉移過程中的困難,黑手師傅在短時間內不僅沒有隨著轉型而被淘汰,更扮演著協助新生的工程師順利進入生產實作的關鍵角色。
 
關鍵字:技術物、職業分工、管轄權、台灣模塑產業